《裂缝性砂岩储层岩石物理实验及测井参数定量计算方法研究》揭榜挂帅项目
招标编号:ZY25-XJT14-FW009-00
1. 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已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资金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出资比例为100%。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的进行公开招标。
2. 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 项目概况: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发展,油气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地”进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越来越多新的超深油气藏的发现表明,超深储层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塔里木盆地以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为主,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超深高温高压油气藏为主的大盆地,库车前陆盆地是深层-超深层油气地质勘探的重点领域,也是国家西气东输的主力气源地及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储备区,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塔里木油田库车前陆冲断带先后发现了大北、克深、博孜等油气田,虽然储层与流体评价等方面的测井技术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含裂缝砂岩储层的复杂孔隙结构表征及渗流机理岩石物理响应特征等方面,现有的实验方法还不具备针对含裂缝的砂岩介质开展针对性岩石物理实验测量的条件。
深层-超深层裂缝性低孔砂岩储层是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的主要储层类型之一。这类储层物性较差,裂缝发育可有效改善储层的孔隙空间结构和渗透性,提高储层的有效性和产能。然而,对于裂缝和孔隙同时存在的双孔裂缝性砂岩地层,现有的孔渗评价方法和模型评价结果的精度较低,无法满足储层精细评价和现场应用需求。特别是裂缝性砂岩介质渗流理论和规律以及渗透率计算模型国内外尚无成熟可用的研究成果。为了提高致密砂岩储层评价参数计算精度,实现储层的高效勘探开发,亟需开展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岩石物理基础实验与储层参数测井计算方法研究。
1.2.2 拟解决的堵点卡点问题
本项目以研究区裂缝性砂岩储层的岩石物理实验方案、孔隙结构表征及渗流机理研究为目标,在岩石物理配套实验方法及流程创新研究和测井新技术深化攻关的基础上,按照复杂孔隙结构油气藏测井解释评价思路,建立含裂缝砂岩介质测井储层物性参数表征方法,形成基于双重孔隙结构的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解决超深复杂孔隙结构砂岩储层测井评价难点,为目标工区勘探发现和增储上产提供测井支撑与保障。主要的堵点卡点问题有如下三方面:
(1)裂缝性介质孔隙空间结构表征精度不足
裂缝性介质孔隙空间结构的表征精度不足是石油测井领域的关键挑战之一,尤其在复杂储层的勘探与开发中,这一问题直接影响油气储层的评估精度和开采效果。裂缝性介质通常具有强各向异性,孔隙和裂缝的空间分布复杂等特征,传统测井技术难以精确刻画这些细微特征。
现有的孔隙结构表征方法包括岩心实验法(压汞法、数字岩心分析法、X射线CT扫描法)和测井评价法(核磁共振测井和高分辨率成像测井);这些方法可以较好地表征孔隙结构的情况,而对裂缝属性表征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而且对于微米级尺度甚至更小尺度的孔隙结构表征能力有限。
(2)裂缝性地层孔隙度精细表征模型欠缺
裂缝性地层中的孔隙度精细表征是一个复杂且具挑战性的问题。孔隙度表征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储层评估、流体流动预测以及最终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效果。然而,由于裂缝性地层的复杂性,现有的孔隙度精细表征模型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精度。
现有孔隙度表征模型适用于原生孔隙型介质的孔隙度表征,对裂缝引起的孔隙度变化考虑不足。裂缝性介质孔隙度表征存在如下难题:①孔隙与裂缝的多尺度耦合;②裂缝的非均质性与不规则性;③测量手段在分辨率和探测深度方面的局限性;④模型的简化与假设对表征精度的影响。
(3)裂缝性地层渗流理论与渗透率评价模型欠缺
现有的主流孔隙介质渗流理论是以微观孔隙达西渗流规律为基础,裂缝(特别是较大尺度裂缝)空间渗流理论十分欠缺。裂缝性介质渗流理论与渗透率评价模型主要面临如下世界性难题:①裂缝与基质孔隙的双重渗流机制不明确;②介质的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③裂缝形态复杂性与尺度多样性;④流体类型的复杂性与渗透率的动静态属性。
(4)裂缝性地层测井孔渗参数定量计算精度不高
现有测井孔渗参数定量计算方法主要适用于原生孔隙型地层,由于上述裂缝性介质孔渗表征物理量响应机理和规律以及表征模型不明确,导致裂缝性介质测井孔渗参数定量计算精度不高。因此,必须从源头上通过大量岩石物理实验厘清微观孔隙结构属性变化对裂缝性介质孔渗和测井响应的影响,进而建立测井物理量-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孔渗参数之间的表征方法与模型。
受限于上述几项技术,导致裂缝性砂岩储层岩石物理实验及测井参数定量计算方法成为制约塔里木油田库车地区克拉苏构造带高效勘探开发的测井评价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
1.2.3 预期目标与成果
(1)预期成果
①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含裂缝砂岩介质孔渗参数变化规律;
②基于多尺度岩石物理实验的含裂缝砂岩介质声电响应特征与规律;
③裂缝性砂岩介质微观孔隙结构实验测量方法与表征模型;
④裂缝性砂岩介质孔渗实验测量方法与微观孔隙结构孔渗表征模型;
⑤裂缝性砂岩介质渗流理论与渗透率表征模型;
⑥裂缝性砂岩储层测井资料物性参数计算方法与模型;
⑦基于测井资料的裂缝和储层参数及有效性评价方法。
(2)技术经济考核指标
①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相对误差:基本目标≤15.0%,挑战目标≤10.0%;
②测井计算孔隙度与岩心孔隙度相对误差:基本目标≤8.0%,挑战目标≤6.0%;
③测井计算渗透率与岩心渗透率相对误差:基本目标≤50.0%,挑战目标≤30.0%。
(3)知识产权考核指标
①申报发明专利:基本目标2件,挑战目标3件;
②登记软件著作权:基本目标1件,挑战目标2件;
③录用学术论文:基本目标2篇,挑战目标3篇。
2.2 招标范围:服务内容:
1.服务内容
针对裂缝性砂岩储层岩石物理实验及测井参数定量计算方法研究,设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砂岩样品孔隙度实验测量与孔隙类型表征方法研究;
(2)基于各向异性的砂岩介质渗透率实验测量及规律分析;
(3)复杂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孔渗参数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4)裂缝性砂岩储层物性参数岩石物理表征方法研究;
(5)裂缝性砂岩储层测井资料物性参数计算与储层评价。
2.4.施工地点:新疆库尔勒市。
2.5 标段划分:否
3. 投标人资格要求
3.1资质条件:具有经市场监督管理局签发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有效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提供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不接受自然人投标,提供以上材料的扫描件。
3.2●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8年以上岩石物理实验研究相关的经验,5年内至少作为技术骨干参与过复杂孔隙结构储层测井评价相关的科研项目3项,发表测井储层参数研究及储层有效性评价方面的专著或高水平论文3篇以上,并且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或同等资格证明(人员信息进行列表,并对应提供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和职称证书扫描件,及发表论文等相关证明材料。参与过测井储层评价相关的科研项目,提供相关项目合同复印件证明材料 ,提供上述材料均需加盖单位公章)。
●人员要求:投入该项目研究的技术人员不得少于5人(不包括项目负责人),其中有2名以上教授(或副教授)组成的团队,其他人员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岩石物理实验测试方面人员不得少于2人,储层孔隙结构表征与渗流机理研究等方面人员不得少于2人(人员信息进行列表,并对应提供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和职称证书扫描件,工作经验提供相关项目合同复印件证明材料。 上述材料均需加盖单位公章)。
3.3软件要求:投入该项目研究的软件须为自购的正版软件或自主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软件(自购的正版软件提供购买合同、发票等证明材料,自主研发软件提供知识产权相关证明材料)。
3.4业绩要求:/。
3.5财务要求:/
3.7信誉要求:
3.7.1未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未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3.7.2“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3.7.3投标人未处于被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3.7.4投标人没有进入清算程序,或处于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或者其他丧失履约能力的情形。
3.7.5开标当日未被*暂停或取消投标资格。
3.7.6最近三年(2020-2022)内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3.8联合体要求:A
A.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B.本项目接受联合体投标。联合体组成要求:/。
3.9.报名要求:无。
3.10.其他要求:投标人存在下列情形投标无效。
(1)投标人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违法违规行为取消准入资格的。
(2)投标人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违法违规等行为禁止准入的。
(3)投标人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违法违规等行为暂停交易资格的。
(4)投标人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认定年度评价不合格的。
(5)投标人被纳入招标人市场管理黑名单。
(6)投标人因质量、安全等严重违约行为,或弄虚作假、串通投标等违法违规行为,正在被行政管理部门、招标人或其上级部门调查处理的。
(7)投标人未按照《投标人公平竞标专项承诺书》做出承诺的。
4. **
本招标项目仅供正式会员查阅,您的权限不能浏览详细信息,请点击 登录 或 注册 ,联系工作人员办理会员入网事宜,成为正式会员后方可获取详细的招标公告、报名表格、项目附件及部分项目招标文件等。
联系人:张晟
手 机:13621182864
邮 箱:zhangsheng@zgdlyzc.com